酷兒 (Queer) 是在學校課本或在同志運動現場上常看見的詞彙,然而在台灣好像很少聽到這些稱呼了,為什麼呢?家編在此與你分享酷兒的定義與歷史流轉。
酷兒 (Queer) 的由來
酷兒一詞來自英文「Queer (與odd同義)」,本意指「古怪的、與通常的不同的」,以中文來講的話,大致與奇怪、怪胎、變態等等相近,是蠻負面的詞彙,原先都是反同或恐同人士拿來辱罵同性戀的(其他的詞彙還有像是:fag, faggot, homo, dyke 等等)。
Queer 這個詞早先在統稱社會上與異性戀不同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舉例像是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等,這個詞彙也帶有社會弱勢或少數之意。在早年的同志運動中,Queer 這個詞彙因為會讓同志們感到受辱,是不被同志族群所喜愛的。
同志擁抱酷兒
然而從 1980 年代開始,許多的同志在同志運動中得到了滿載的自信來對抗歧視的敵意,他們擁抱了 Queer 這個詞彙,在同性戀族群中被廣泛的使用;某部分而言,透過 Queer 這個詞彙,他們提高了社會議論的聲量,在抗議的場合吶喊高歌,宣示拒絕社會主流文化;漸漸的,諸如同性戀、雙性戀,甚至有些對待感情與傳統一夫一妻異性婚姻有所不同的異性戀者也接受了酷兒這個稱呼。這也是 Queer 的定義變成性少數的代表詞彙的歷史源流。
「我們在這裏,我們是酷兒,習慣我們的存在吧!」
We are here, we are queer. Get used to it!
台灣同志運動的使用
以語言與文化而言,台灣人的確是不了解 Queer 在歐美國家的意思,這個詞彙在台灣是鮮少使用到的,尤其是在台灣,同志運動向來都是壓抑且矛盾的,試想,若台灣的同志們走上街頭,高舉著「我們就是變態!」,並且試圖透過媒體來放大社會討論聲量,普羅大眾在傳統儒家保守從禮的思想底下,必定會被反對派大作文章吧!
*備註:以歷年紀錄來看,不論是放膽裸露或是身著奇裝異服在遊行現場與身體自主權解放運動的響應,最後總是會被反同團體轉移同志或婚姻平權的焦點,因此同志運動團體也常常出現檢討聲浪,認為不該有被做文章的機會,以免被視為淫亂與不安份 。
補充:酷兒理論 (Queer Theory)
1980 年代開始,酷兒理論也在美國形成一種文化理論。研究生理的性別決定系統、社會的性別角色和性取向如何造就同志,藉由不斷重構酷兒的定義,來擴展它的含義,也會連帶擴大被定義的族群。
因為如同變形蟲般的不斷變動,牽涉到許多不同的族群,它也受到各種不同團體的批評。但也有部分的學者認為,性別認同是會變動的,如金賽提出的金賽量表 (Kinsey scale),以及克萊恩性傾向量表 (Klein Sexual Orientation Grid),都能簡易幫助你參考你在性別光譜上所在的位置。
與酷兒相關的議題
- 台灣國際酷兒影展 (Taiwan International Queer Film Festival)
- 電影:同志亦凡人 (Queer as Folk)